当前位置:
金融赋能助力乡村振兴--高唐农商银行典型经验做法
时间:2023-12-29 15:39:30
字号:

近年来,高唐农商银行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在省联社、聊城审计中心指导下,在县金融局的监督支持下,积极创新金融产品,优化服务模式,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。

(一)开展“整村授信”,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。持续开展“整村授信”提升活动。发挥科技支撑作用,运用智慧营销系统“无感授信”功能,整合行内外数据,初步筛选出合规客户清单,由村委成员、农金员、客户经理、支行行长组成评议小组开展背靠背评议,进一步筛选出“白名单”客户,并每户给予最高3万的小额授信额度,客户经理携带移动办公设备上门开展“有感反馈”工作,告知客户预授信信息,指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“便捷用信”,满足村民日常生产、生活的小额信贷资金需求。自“整村授信”工作开展以来,累计授信6.46万户28.05亿元。

(二)推行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制度,将便民服务送至农户家门口。建立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制度,客户经理每月对服务辖区内的行政村网格开展不少于2次驻点办公服务,每季度覆盖所有自然村网格,客户经理在驻点办公期间,对“村两委”、个体工商户、种养大户进行重点走访,了解金融需求,听取村民金融建议,受理贷款申请。同时定期发动内外勤人员组成金融服务队携带移动柜员机,上门为村民提供社保卡激活、手机银行开立、微信、支付宝绑卡等金融服务,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。今年以来,累计开展客户经理驻点办公5120余次。

(三)加强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,实现“基础服务不出村”。加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,采取“网点+助农取款服务点”双线服务、辐射带动的模式,不断扩大助农服务范围,至11月末,共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367个,服务范围覆盖全县680余个自然村,依托农金员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,通过配备农金通机具,为周边村民提供现金存取、行内转账、代收电费、养老保险、支取各类农业补贴等金融服务,实现了“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”,最大限度满足周边村民便捷支付结算需求。通过加强对助农取款服务点人员的辅导培训,提升业务操作水平和服务意识,加强服务点环境卫生建设,安装远程监控设备,为村民提供更加舒适、整洁、安全放心的业务办理环境,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。

(四)推广政策性产品,落实金融惠民政策。发挥政策产品优势,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客群,投放政策性贷款5.97亿元,其中与人社局合作,推广“创业担保贷”业务,带动就业创业,截至11月末,“创业担保贷”余额717户、余额2.37亿元;与省农担公司合作,发放“鲁担惠农贷”,支持农业生产经营,截至11月末,“鲁担惠农贷”123户、余额7317万元;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,推广“退役军人贷”业务,支持退伍军人创业就业,截至11月末,“退役军人创业贷”余额118户、余额2605万元。

(五)创新特色信贷产品,支持农村特色产业。支持政府打造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特色产业,对果蔬、畜禽、苗木等优势产业进行支持,尤其是加强对温室大棚建设支持,至11月份,已累计发放“大棚贷”321户2.6亿元;支持设施农业,推动土地流转,提升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,助力现代化机械生产,通过与农机公司合作方式,累计投放“农业机械贷”446户2789万元;针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上下游客户,给予资金支持,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,与荣达公司合作,推广“龙头企业+农户+银行”模式,累计发放养殖贷款486户14.84亿元。支持农村居民改善居住环境,通过“农民住房贷”等贷款产品大力支持新农村社区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,与多个乡镇社区建设开发商开展合作。至11月末,累计发放“农民住房贷款”654户1.1亿元。

(六)减费让利,助企纾困,激发乡村振兴活力。一是减费让利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积极响应再贷款支持政策,降低利率为客户发放贷款,同时开展“首贷”让利活动,有力缓解了小微企业现金流紧张、运营成本高等困难问题。今年以来已累计培植小微企业491户27405万元,办理再贷款10.5亿元。二是坚持政策导向,支持重点企业发展。支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及绿色金融发展。根据辖内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清单,逐户掌握企业经营情况,了解企业资金需求,及时给予企业信贷支持,同时将“绿色信贷”列入全年信贷工作重点并纳入考核。年初以来,累计发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15户2.13亿元;累计发放绿色贷款25户8666万元,贷款余额10354万元。三是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,助企纾困。对符合条件、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,对本金、利息给予临时性延期偿还安排。同时制定明白纸,加强政策宣传力度。年初以来,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120户8.72亿元。


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