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深化“四项机制”改革,跑出企业上市加速度
时间:2023-12-04 15:58:38
字号:

加快推动企业上市,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需求的重要途径,是加快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动能,是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。去年以来,我市紧跟国家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步伐,统筹协调各类要素资源大力推进企业上市,深化政策引导、精准服务、梯队培育、规范提升四项机制改革,新增上市数量不断突破,上市公司发展质效显著提升,金融溢出效应加速显现,努力打造资本市场“聊城板块”。

一、建立政策引导机制,当好“保荐人”赋能“想上市”愿景。一是完善顶层设计。制定《聊城市“十四五”金融业发展规划》,实施上市“倍增计划”,确立力争2025年上市公司数量翻一番工作目标。出台《聊城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培育服务办法》《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措施》,明确企业上市遴选、管理、培育、服务的一揽子政策措施。二是强化上市激励。奖励设置“重心前移”,对企业辅导、申报、首发各环节实行全过程奖励;奖励兑现“免审即享”,变“企业找好政策”为“好政策找企业”;奖励标准不断提高,市县两级补助最高可达1200万元。三是建立推进机制。设立上市工作专项小组及办公室,各县 (市 、区)成立工作推进组,全市上下“一盘棋”,及时解决企业上市中的重大政策、重大问题。将企业上市纳入绩效考核,开展上市“空白县”突破行动,营造重上市、谋上市、抓上市的浓厚氛围。去年,我市嘉华股份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,结束了全市12年没有A股上市公司的“空档期”。今年,我市乖宝股份、金帝股份分别在深交所创业板、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,创历史最好成绩。

二、建立精准服务机制,当好“辅导员”提高“会上市”能力。一是坚持顶格协调梳“堵点”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就上市工作靠前安排部署,赴重点拟上市企业开展调研,亲自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面临的重大障碍,对加快企业上市进程起到“点睛”作用。二是创新服务模式解“难点”。建立推进重点企业上市市级协商会商机制,发改、工信、环保、住建等17家部门联动,对进入“白名单”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,形成上市“多家抬”工作合力,打通了上下联动、协同高效的企业上市绿色通道,为拟上市企业解决燃眉之急。开展企业上市“大走访、大调研”行动,去年以来,深入各区县(市)、园区企业主动走访上门服务30余家(次)。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消“痛点”。实行“上市-贷款”联动服务,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,搭建拟上市企业与银行机构对接平台。鼓励银行机构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个性化综合服务,面向科技型、创新型等轻资产企业进一步拓宽抵质押范围。

三、建立梯队培育机制,当好“引路人”打造“能上市”队伍。一是聚焦重点精准选苗。建立涵盖135家优质企业的上市后备资源库,紧紧围绕净利润过千万,主营业务突出、竞争力强、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,以及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优质企业进行重点培育。对后备企业进行分层管理,划分培育类97家、重点类38家(精选类16家),建立了多层次、立体化上市后备梯队。二是提升理念精心育苗。打造金融资本专业课堂,去年以来开展资本市场主题培训12场次,不断丰富专家对话、同行示范、参观考察、政策宣讲等有效形式,切实提升企业家对上市的认识,从内部激发上市动力,由要我上市向我要上市、我能上市积极转变。目前,已推动22家上市后备企业与中介机构签约。三是引入外援精细墩苗。通过“走出去”和“请进来”,加强各类基金与上市后备企业对接,加大基金引入的深度和广度,不仅为“好苗子”引入金融活水,更重要的是引入资本意识强的合作伙伴,全方位提升企业上市能力。去年以来,帮助4家企业引入1.7亿元股权资金,4家企业正在与基金投资机构洽谈。

四、建立规范提升机制,当好“领军人”提升“上好市”水平。一是促进合规发展。大力开展董秘培训活动,引导上市公司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社会责任,提高上市公司和后备企业规范化经验水平。二是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。组织开展“5·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”、防范证券违法活动点对点宣传教育、“保护中小投资者宣传月”等活动30余场次,增强投资者权益保障意识,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。三是实施主业提升。引导各上市公司利用好资本市场,灵活运用首发融资、再融资、兼并收购等,实现企业快速发展,科学谋划创新活动,不断推动强链延链,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。2022年以来,上市公司实现直接融资金额132.37亿元。


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